剧绎心声,沐光而行。2024年12月8日下午,安徽工业大学第19届校园心理话剧总决赛暨第41届“要爱我(12.5)”心理月闭幕式在秀山校区新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。经过院赛、校半决赛和决赛的多轮激烈角逐,代表建筑工程学院参赛的《江海寄余生》话剧剧组荣获二等奖,2024级学生王维舜曦获得最佳表演奖。


话剧《江海寄余生》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灵感,讲述了他在人生起伏中寻求意义的故事,通过苏轼的经历,传递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追求。这场独出心裁的话剧表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,照亮了同学们的内心世界,让同学们得以跨越时空,与先贤苏轼进行一场心灵对话。话剧以苏轼在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经历为蓝本。彼时,曾经意气风发、才情横溢的苏轼,瞬间从朝堂高位跌落至命运的谷底,一时间心志皆失。然而,在黄州的四年零三个月里,他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,在梦醒皆空后开始了对当下人生意义的执着探寻。“吾辈的生命,仿若这赤壁的江水,即便终将逝去,但每一刻都弥足珍贵,都刻骨铭心”。话剧生动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生活片段,在赤壁之下泛舟,与友人对饮,观众仿若跟随苏轼一同经历这心灵的蜕变历程,沉浸其中,反思自己的人生旅程,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,领悟到无论遭遇何种挫折与磨难,都应珍视当下,积极探索生命的真谛。


在话剧排练中同学们全身心投入,精益求精。男主角王维舜曦在排练过程中曾感慨:“每一次深入角色,都像是与苏轼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释然,让我明白,表演不仅仅是展示,更是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与情感传递。” 他们在排练室里不断揣摩、试演,克服每一个困难。导演李泞甫也积极鼓励大家:“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,都是我们对艺术追求的凝聚,遇到困难不要怕,这是我们走向完美的阶梯。”
心理话剧大赛不仅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,也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通过用心演剧和沉浸式体验,学生们在享受表演乐趣的同时,也增强了自我保护和心理调适能力,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希望同学们在未来人生路途中继续寻找自我,以坚定步伐和健康心态,拥抱校园生活,携手共创更加美好、健康、阳光的校园新风尚。
(撰稿:金晶 审核:王颖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