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3日下午,学院开展2024-2025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月之学院课程思政观摩课活动,邀请市政工程系主任、省级线上教学新秀马江雅老师分享《水质工程学1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。院领导班子、全体教师参加了观摩活动。观摩活动由教学院长吕忠主持。
《水质工程学1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大学三年级开设的专业主干必修课。马江雅老师从本课程的基本概况、教学设计、课程思政及建设成效四个方面侃侃而谈。马老师首先介绍了水质工程学1这门课的总体情况。针对这门课程教材厚,知识点多而散,交叉复杂,对于初学者难以高效学习与灵活提取应用的特点,马老师一直思考怎样把厚厚的书读薄,再把薄薄的知识变厚。经过不断的探索,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式,就是把每个章节的内容归纳总结,做成简洁的、概要性的思维导图,其思想在于:把零散的知识点概括、串联起来,便于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目录,构建体系思维,把书读薄,便于记忆;同时,在考试、应用中又能快速定位、提取出来使用。通过此种方法的应用,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。
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,水资源危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危机。给排水人就是一辈子与水打交道,为祖国的水工业事业做贡献的人。因此,马江雅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家国情怀、民族自豪感、专业责任感、院士效应四位一体的环绕式课程思政教学融入。通过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,美国沃尔夫条款永久禁止在航天领域与中国合作,中国航天人不畏千难险阻突破技术壁垒,独立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,建设中国空间站的艰难发展历程,校办上市公司安徽华骐环保参与国家新冠废水防控应急攻关,开发新冠废水处理装置驰援湖北、香港等等的身边案例,水十条、黑臭水体治理、长江大保护、黄河大治理等近几年国家颁布法令或行动方案的政策措施,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圭白院士、马军院士等给排水专业知名院士的科学研究发展传记,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,播撒科研创新精神的种子。
在马江雅老师兢兢业业,刻苦钻研,不断的探索下,该门课程各项建设成果显著,获批省级线上教学新秀、校级教学团队,主持省部级教改研究项目3项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、省级质量工程1项,获得省级级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1项、全国给排水教指委优秀教改论文二等奖1项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课程考试成绩近三年逐年增加6.3%,学生满意度达98%,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8项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6项、获得全国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、安徽省生态环境大赛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2项等。(撰稿:王小丽 审核:吕忠)
马江雅个人简介
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教学上,承担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1、专业英语、给水厂设计等教学工作,获得省线上教学新秀称号,主持完成省级质量工程2项、教学研究项目1项,获得省级教学案例、优秀教改论文二等奖等奖励。科研上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7项,获得科技奖励2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