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3日下午,学院开展2024-2025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月之学院优秀课程观摩课活动,邀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支部书记、校教学质量评价优秀一级获得者陈德敏做汇报。院领导班子、全体教师参加了观摩活动。观摩活动由教学院长吕忠主持。
《流体输配管网》这门课程是研究建环专业各类实际管网水力特征、水力计算方法、系统运行规律的平台基础课程,在专业培养中具有承载前后的重要地位。陈德敏老师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、课程资源、教学设计与实施、课程评价及建设成果五个方面娓娓道来。陈老师认为一门课程的成功讲授,首先要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工作作风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、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;激发学生干事创业热情,明确社会责任,培养专业认同感与自豪感;强化学生的结构化分析问题、系统性解决问题能力。
为了上好这门课,陈德敏老师大量的查找线上资源,虚拟仿真教研室的课程分享等,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。陈老师构建了“课前引导-课堂教学-课后辅导 ”线上+线下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。采用传统教学结合MOOC、工程项目导入、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与手段,打造立体学习氛围。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化推进“课程教学、科技竞赛、科研项目”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实施,以学生为中心,多元化因材施教,让学生参与交流、分享观点,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在陈老师兢兢业业,刻苦钻研,不断的探索下,该门课程建设成果显著,2020年立项省级线下课程(原精品线下开放课程),2021年立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(重点),2022年 立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(重点),2023年 省级线下课程结题(良好),2024年 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结题(优秀),2024年入选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。(撰稿:王小丽 审核:吕忠)
陈德敏个人简介
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极致能效标准化工作组委员。研究领域为能源系统优化建模、热工设备传热过程基础理论及相关节能技术开发和应用。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在内的国家级、省级项目5项,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,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、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励。担任教育部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和安徽省“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建设负责人。近5年,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(SCIE收录20余篇)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,出版著作1部,指导学生参加了包括挑战杯、节能减排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大赛等科技竞赛,获得了省赛金奖、国赛三等奖等奖励。